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258
作者 | 奚佑
编辑 | 阿树
哈佛不投降。
刚刚过去的周一,哈佛大学校长艾伦 · 加伯写信回应了特朗普对这所学校的威胁,称不会因为害怕报复,就 " 放弃受法律保护的核心原则 "。
更早前的 5 月 5 日,美国教育部长琳达 · 麦克马洪在社交媒体上发难,指责哈佛大学 " 系统性违反联邦法律 "、" 嘲弄 " 美国高等教育体系。长达三页的公开信中,她称哈佛背弃了美国的理想," 将不再是一所享有公共资金支持的大学,而应转为一所私营机构 "。
随后,麦克马洪的公开信在网上传出一个红笔批改的版本,语法、拼写和标点错误,被一一标注出来,这位 " 教育部长文化水平之低 ",遭到了网友嘲讽。
网传的红笔批改的版本
这场民粹主义政府与精英教育的战争,已经弥漫了近一个月。此前,特朗普政府成立了新工作组,先后暂停或冻结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西北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高校的联邦拨款,要求整改其校园管理、招生程序和人事任免等策略。而哈佛大学,作为其中历史最悠久、最富有且成就最高者,第一个公开反抗,对峙联邦政府。
就在 4 月 21 日,哈佛大学向美国地方法院提交了一份长达 51 页的诉讼状,称特朗普政府利用冻结拨款作为威胁," 试图控制哈佛大学的学术决策 "。
校长艾伦 · 加伯在电视采访中说,他不确定哈佛是否能赢,是否能承担后续的经济损失,但是哈佛不能妥协," 我们别无选择 "。
如果说,高等教育是美国皇冠上的明珠,那么哈佛绝对是最亮眼的一颗。它培养了超 160 名诺贝尔获奖者和 8 名美国总统,是全球教育和科研领域的旗帜,如今却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中。而这危机,不仅仅来自特朗普。
01
别无选择
" 反种族主义 ",是特朗普政府向各大高校施压的由头。
首当其冲的是反犹主义。2024 年巴以冲突背景下,美国各地超 40 所高校爆发了亲巴勒斯坦抗议活动,反对美国高校和政府忽视人道危机," 默许或支持以色列军事行动 "。
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断定这些高校对抗议活动处理不善,纵容 " 反犹主义 " 在学生之间蔓延。" 哈佛在做什么?这些‘学生’来自哪里,他们是谁,他们是如何进入哈佛的,甚至是如何进入美国的——为何充满如此多的仇恨?" 教育部长麦克马洪写道:" 哈佛大学将美国高等教育体系变成了笑话。它邀请外国学生来到校园,这些人行径暴力,蔑视美国。"
他们要求:哈佛大学应该向联邦政府共享所招聘教职工和所录取学生的所有数据,接受政府审计,并立即关闭任何 DEI(多样性、公平性和包容性)相关项目等等。
麦克马洪在信中指责,DEI 项目是一项种族优待政策,大学本应该奖励优异、弘扬卓越,如今却 " 滋生歧视、助长仇恨与怨恨、将种族主义灌输给美国青年 "。
当地时间 2024 年 9 月 6 日,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民众穿过哈佛庭院前往哈佛广场 / 图源:视觉中国
她还将指控的矛头,对准了《哈佛法律评论》。这份期刊创办于 1887 年,独立于哈佛法学院,完全由哈佛学生编辑和管理,出版水平颇高,在法律学术界、司法体系乃至政治界都极具权威,可以视作美国 " 法律精英 " 的某种象征。前任总统奥巴马曾于 1990 年担任总编辑,此外还有至少 6 名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在哈佛就读期间曾是《哈佛法律评论》的成员。
5 月 5 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即将对《哈佛法律评论》展开调查,负责民权事务的联邦政府官员克雷格 · 特雷纳称:" 似乎在《哈佛法律评论》对文章的刊选标准中,作者的种族与文章质量同等重要。" 哈佛大学校报将联邦政府的一系列表态,解读成对《哈佛法律评论》" 歧视白人作者 " 的指控。
校长艾伦 · 加伯于 5 月 6 日在采访中回应,打击校园反犹主义,的确是哈佛大学的挑战,他承认这是个 " 真正的问题 ",但联邦政府 " 解决问题的方法却令人反感 "。
哈佛大学校长艾伦 · 加伯
让政府有权审查学生录取记录、干涉教职工的聘请,甚至决定课程该讲什么、课题组该研究什么—— " 这些要求表面上与反犹主义相关,实则是对哈佛‘思想环境’的直接干预 ",严重威胁了哈佛作为一所私立学术机构的核心价值,他写道。
况且," 打击反犹主义 " 与 " 冻结联邦拨款 " 之间的逻辑关系,加伯认为并不成立。数十亿的联邦拨款大都以合同和协议的形式来支持相关研究,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是最前沿的医学研究,如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病、糖尿病的疗法;二是美国国家的核心战略领域的研究,如人工智能、工程学和量子科学。
" 如果政府选择退出这些合作,不仅将危及数百万人的健康与福祉,也会冲击国家的经济安全与活力。" 他又强调:" 特别是和中国的竞争。"
02
左右分歧
" 这并非有关反犹主义,而是威权主义。" 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安德鲁 · 克雷斯波说,他认为特朗普的施压早有预谋。这位美国总统早在竞选阶段就说过,他不喜欢美国大学教授所教授的内容,上台以后会让他们改变," 否则就让大学流产 "。
这一届美国政府对高等院校深刻的敌意的确蓄谋已久。早在 2023 年,现任美国副总统万斯在美国保守派智库的一次论坛发言上就说过:" 如果我们想为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做点什么,我们就必须诚实而强力地攻击这个国家的大学。"
特朗普政府对哈佛、哥伦比亚等大学的施压,与其说是真诚希望解决校园中的种族主义困境,不如说是美国政坛左右翼势力之争的又一个主要战场。
2025 年 4 月 12 日,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示威者在剑桥公园举行抗议活动,呼吁哈佛领导层抵制联邦政府对大学的干预
近年来,美国政坛呈现出一种趋势:民主党越来越成为受过大学教育的专业人士和少数族裔选民的政党,而共和党则更倾向于吸引未完成大学的美国白人。这其中,高校、媒体和好莱坞影视行业,是左翼人士高度集中的职业领域。而在保守派人士看来,高校在左翼意识形态的运作中特别扮演了 " 孵化器 " 的作用。
2023 年的一则统计数据称,77% 的哈佛大学教授承认自己是自由派,保守派只有不到 3%。加伯也承认,他们的教职工和学生明显缺乏意识形态多样性," 外界的看法是,我们几乎是个全左翼机构 "。
保守派在高校阵营中的声势减弱,是过去 50 年中愈发显著的发展趋势。据卡内基高等教育委员会统计,1969 年,美国高校中还有 27% 的教师属于保守派,而到了 1999 年,这个比例已下降至 12%。
2023 年,哈佛《深红报》统计的教师政治倾向数据 / 图源:哈佛《深红报》
同时,保守派教师更倾向于在特定类型的研究机构任职,如宗教和军事领域,这使得美国最好的私立大学,特别是常青藤院校," 几乎成了一党派的天下 ",一些媒体如此形容。
哈佛大学前任校长德里克 · C · 博克在一篇题目为《美国人为什么痛恨哈佛》的文章中写道,在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自由派教授往往是保守派的 10 倍甚至是 15 倍。许多著名大学的院系中,几乎或完全没有一个重要的保守思想体系,他承认," 这对于思想讨论来说并不理想 "。
博克认为,这一分化并非教授招聘中的刻意歧视,而主要是 " 自由派比保守派更倾向于选择学术生涯的结果 "。这种趋势并非被大学所塑造,早在学生上大学之前就已开始。大部分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支持堕胎、支持管制枪支、愿意为了应对气候变化而付诸努力,自然而然更倾向于支持左翼政党主张。
久而久之,左翼人士选择学术深造,学术领域被左翼思想塑造,塑成了一个结构性门槛。保守派人士如果想在此结构下取得成就,就愈发困难了。
保守派在高校阵营中的声势减弱,是过去 50 年中愈发显著的发展趋势
但无论原因为何,左翼思想对高等院校的占领,长期以来为保守派所不满。他们对 " 重塑高等教育 " 的呼声此起彼伏、从未停歇。
" 我们在高等教育的支出比任何国家都多——他们把我们的孩子变成激进分子 …… 这不是教育,是洗脑。" 特朗普曾在多个场合如此表态。
2023 年 11 月,特朗普曾宣称,要建立一个名叫 " 美国学院 " 的在线教育机构,提供 " 免费的世界级教育 ",授予人们 " 相当于 " 学士学位的证书。他向选民保证," 美国学院 " 的授课内容将是 " 严格非政治性的,不允许觉醒或圣战 "。
而建立这一在线教育机构的资金来源,就来自于 " 征税、罚款和起诉 " 私立大学的捐赠基金——这与他目前正在做的事情,不谋而合。
03
信任危机
一个客观趋势是,美国人正在对高等教育失去信心。
皮尤研究中心一项调查发现,只有一半的美国成年人认为高等教育对美国的发展有利,还有 38% 的成年人甚至认为,高等教育对美国 " 产生了负面影响 " ——批评者大都是共和党支持者。
尽管如此,高等教育,特别是精英大学的一纸文凭,依然对美国人的就业、收入和在职业领域取得的成就高低有着显著关联。
一项研究曾统计了 26198 名分属于 30 个不同领域的 " 高成就者 ",如总统、四星上将、联邦法官、诺贝尔获得者、上市公司 CEO 等等。他们之中的 54% 曾就读于被列为精英高校的 34 所高校,而其中就读于哈佛大学的,占比高达 16%。这意味着,哈佛大学毕业生在杰出成就者中出现的频率高达常态的 80 倍,这被美国人称之为 " 哈佛效应 "。
美国杰出成就者的教育背景 ( 左 ) 与美国普通人口 ( 右 ) 的比较,红色图标为哈佛大学,绿色为常青藤联盟 / 图源:Nature
在此现状下,即使是对现行高等教育再直言不讳的批评者,都会支持自己的子女向常青藤院校提交入学申请。而精英高校在美国社会所拥有的无与伦比的资源垄断地位,也滋生了无数招生丑闻。
2019 年 3 月,美国联邦司法部宣布破获一起大规模大学招生欺诈案,涉及 50 名富豪家庭,总金额超 2500 万美元,牵连了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南加州大学等 6 所精英高校。这些富豪家庭向一家 " 咨询公司 " 付费,帮助自己的子女伪造运动员身份、伪造标准化考试成绩,最终获取了入学资格。
案情一经报道,就在美国社会激起了震怒,这揭开美国精英教育体系结构性不公的一角。
富人可以通过金钱贿赂获取录取通知书,而对于家境贫寒的学生来说,光是四年的学费贷款就高昂得令人却步。据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数据,截至 2022 年底,数百万美国人的学生贷款债务总额已超 1.6 万亿美元,构成了一个不可小觑的债务泡沫。
当地时间 2019 年 3 月 12 日,威廉 · 里克 · 辛格在波士顿因全国大学招生作弊计划面临指控后离开联邦法院
一种精英阶层的自我复制和代际传递,在精英高校的现行招录体系中逐渐成型:据哈佛校报统计,哈佛大学的 2025 届毕业生中,约 26% 的学生表示,他们的家庭收入在 25 万美元以上——这个数字高于 94% 的美国家庭。
对于一些美国人来说,这种阶层传递,似乎又若即若离地与某种特定政治主张绑定在一起,阶层与政见的分歧彼此叠加,由此激发了对高等教育的广泛敌视。
尽管自由派人士同样在为高等教育的学费削减而奔走呼吁:美国前总统拜登在任期间,就将 " 减轻美国人沉重的学生贷款债务 " 作为他重要的执政目标之一;坐拥 530 亿美元捐赠资金的哈佛大学也推出了学费减免政策,如果家庭收入在 10 万美元以下,哈佛大学会免除一切学费并提供助学支持。
当地时间 2024 年,美国前总统拜登前往加州出席竞选活动,再度宣布学生贷款减免 / 图源:视觉中国
然而,并不是所有精英高校都拥有和哈佛一样庞大的捐赠基金,更讽刺的是,由于联邦政府的施压,联邦拨款的冻结又会将它们继续推往债务的深渊。勤工俭学的学子和家庭,会成为这场对峙的最终受害者和代价承担者。
在采访中,加伯承认,增加校园中意识形态的多样性是必要的。他回想起自己 1976 年进入哈佛读书的时候,当时校园思想交流的氛围更融洽、友善," 不像今天这般,难以与不熟悉的人展开对重要议题的讨论。这是个巨大的损失。"
但他依然选择捍卫哈佛大学的学术独立性,捍卫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所确立的基本原则——美国人说话的权利、信仰的权利和请愿政府的权利。
哈佛大学几个世纪以来的卓越不是靠 " 从不犯错 " 来的," 我们通过改正错误、转变方向、批评自我取得了成功。" 他说," 这就是我们如今需要做的。"
文中配图部分来源于视觉中国,部分来源于网络
-END-
新闻结尾 简隋英自己扩充骑马:探索与勇气的旅程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