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258
最近,美国情报界又闹出了新的幺蛾子。
美国中央情报局(CIA)这个自诩为全球情报霸主的机构,正在上演一出堪比好莱坞大片的 " 裁员 - 招募 " 双簧大戏。
前脚美情报界刚信誓旦旦地表示要精简机构、大幅裁员,以迎合特朗普政府的 " 优先事项 "。后脚 CIA 官方认证账号便发布了两则中文招聘视频,苦口婆心 " 规劝 " 中国官员 " 为自己而活 "" 给家人留条后路 ",这般进退失矩、自相矛盾的行径,瞬间引发了全球网友群嘲。
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总部。
不得不说,CIA 不愧为 " 情报鼻祖 ",这波剧情反转之快、左右互搏之精彩,简直堪称世界情报界的 " 奥斯卡 " 表演。
作为美国 " 深层政府 " 的重要组成部分,CIA、FBI 等美国情报机构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不断对他实施掣肘,任期结束后又对他频下黑手。
因 " 搜查海湖庄园 "" 国会山骚乱 " 等事件,特朗普将美情报机构视为民主党政府对自己实施政治迫害的帮凶,对情报部门可谓是深恶痛绝。
因此再度入主白宫后,特朗普针对美情报界发起了多轮针对性极强的报复行动。
今年 2 月,按照特朗普的意志," 政府效率部 " 对 FBI、CIA、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等多家情报机构开刀,实施大规模裁员,在美国情报界掀起了一场被外界称为 " 金手铐 " 的 " 政治清洗 " 运动。(另见本号文章《美国特工即将迎来 " 下岗潮 "!》)
2 月 4 日,CIA 按照特朗普 " 精简政府 " 的要求,向全体员工提出 " 买断计划 ",如果员工主动辞职,可以拿到八个月的工资和福利补偿。
新任 CIA 局长约翰 · 拉特克利夫更是表示,他迫不及待地想通过大规模裁员为 CIA" 注入新活力 ",以更加聚焦 " 重启对华招募 " 这一重点工作方向,将资源集中在对华情报这一高优先级领域。
4 月 8 日,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图尔西 · 加巴德公开宣布,将成立一个名为 " 情报总监倡议小组 "(Director ’ s Initiatives Group, 简称 DIG)的新机构。
据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ODNI)发布的新闻稿显示,该机构工作人员由 10 余名经过白宫审查的外部人员组成,主要职能是落实特朗普颁布的行政命令,重塑美国情报体系的透明度与问责机制。
加巴德表示,DIG 负责削减成本、优化流程、调查潜在问题,并对其所监管的 18 个情报机构中普遍存在的 " 武器化 " 现象展开调查。
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所监管的 18 家情报机构
作为 ODNI 的延伸,DIG 聚焦安全、效率、自由三大原则,进一步强化了监督问责属性,将在实施情报机构改革、确保情报系统回归 " 服务国家安全 " 核心使命的同时,一方面确保情报机构对特朗普的忠诚,另一方面推动美情报界调整对华情报战略转向、落实对华情报任务。
第一波裁员后,本以为特朗普能就此打住。没想到,不久后裁员风波再度开启,《华盛顿邮报》爆出重磅猛料,特朗普政府计划在前期裁员的基础上,再次大幅缩减美国情报机构的人员规模。
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裁员计划将在几年内逐步实施,其中 CIA 计划裁员 1200 人,而 NSA、国防情报局、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等其他机构也无一幸免,总计将裁减数千个岗位。
作为冷战结束以来最大规模的裁员,CIA 计划通过提前退休、自愿辞职、减少招聘三种途径,减少总雇员人数(约 2.2 万人)比例近 5%,可谓是新一轮内部 " 大清洗 "。
种种迹象表明,特朗普的终极目标,就是要通过重组、裁员、换将等手段清除 " 异己 ",将情报系统变为忠于其政治路线的私人卫队,将美国情报部门变成实现个人野心的 " 听话工具 "。
讽刺的是,对内裁员浪潮下,CIA 官方账号却在 5 月 1 日罕见高调发声,在 X 平台发布了两部名为《成为命运的主宰者》《创造美好远景》的中文视频。
美其名曰是 " 职业规划指南 ",实际上是公开招募中国间谍的 " 宣言书 ",是一场 CIA 借助所谓 " 精准攻心术 "、试图 " 感化 " 中国体制内人员的 " 招安 " 行动。
此次 CIA 重点针对 " 能接触敏感信息 " 的中国政府及军方人员开展煽宣,并筛选出两类基数庞大的群体,为中层官员和机要秘书 " 量身定制 " 了两份 " 心理战 " 套餐。
在《成为命运的主宰者》视频中,CIA 虚构体制内 " 秘书 " 的职场遭遇,用对比蒙太奇强化所谓 " 不公 " 叙事。
视频中 " 上司 " 收受名表、出入高档场所的场景,与 " 秘书 " 在民主生活会上做检讨、吃路边摊的镜头交替出现,配合 " 这辈子努力耕耘最终都是他人作收 " 的台词,诋毁机要秘书虽然掌握大量高层动态和决策流程,但 " 功劳属于领导,成就属于他人 ",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职级跃迁和升职加薪,完成权力快速 " 变现 ",只能为他人做嫁衣。
CIA 企图利用秘书群体的工作性质和心理特点,定制 " 职场焦虑套餐 ",以 " 职业无出路 " 为饵,营造所谓 " 工具人焦虑 ",暗示美国是 " 理想归宿 "。
而在《创造美好远景》视频中,CIA 以 " 中层官员 " 第一视角展开,全程使用暗色调渲染恐慌氛围。
视频以 " 退休规划 " 为切入点,描绘了中国所谓 " 内斗 "" 形式主义 "" 命运不由自己掌控 " 等困境," 奉劝 " 中层官员与中情局合作分享机密。
CIA 企图利用中层官员的家庭情况和心理特点,定制 " 未来规划套餐 ",抛出 " 高官后路 " 陷阱,暗示美国才是 " 梦寐以求的出路 "。
CIA 发布的两则中文招募视频,不仅在国内社交平台引发强烈谴责,也在国际社会引来批评无数。
有国际媒体评论称:"CIA 的公开招募像是一种无奈的表演,暴露了其在传统渗透手段失效后的焦虑。"
多名前美国情报官员也警告称,公开招募的方式不仅极易被目标国家反制,还可能导致海外侨民遭受误解和打压。
视频中刻意将 " 反抗专制 "" 追求自由 " 作为对中国的攻击话术,实质却是变相煽动间谍活动,充分体现了美国情报界美式霸权的丑恶嘴脸和双标行径。
此前,CIA 曾经多次大规模招募中国间谍,企图构建在华庞大 " 情报网 ",作为对华塑造经略的 " 前哨站 "。
然而,特朗普上台第一周,便撤销了多项 CIA 对华长期布控项目," 成本高、见效慢 " 的人力情报网被直接砍断,一批 " 培养十年的内线 " 被弃如敝履。
辛苦多年潜伏,结果一朝被弃,面对如此窘境,CIA 可谓人人自危,不得不开始做一些表面功夫。
长期以来,CIA 都在面临 " 三高三低 " 的困境,即高战略消耗、高风险依赖、高舆论对抗,低行动效能、低信任凝聚、低合法性储备。
而近几年来,CIA 这一老牌情报机构从内线物建、技术能力到战略信誉可谓是全面溃败,因此被迫以 " 破罐子破摔 " 的姿态,在美国国内乃至国际社会寻求存在感。
2010 年以来,《纽约 · 时报》等美国媒体多次爆料,中国国家安全机关成功系统性摧毁 CIA 在华秘密情报网络,导致数十名 CIA 线人被逮捕或失联。
事实上,CIA 此后始终未能对中国重建有效渗透渠道,这也被美方称为 " 数十年来最严重的情报挫败 "。
在此次公开发布的视频中,CIA 将一系列基础网络技能包装成 " 技术突破 ",将 " 网络策反 " 包装成 " 人道支援指南 ",企图借此掩盖人力情报网络崩塌、线下策反渠道失效、核心情报能力萎缩的现实困境。
此外,新任 CIA 局长约翰 · 拉特克利夫在官网声明中直言,中国是 " 首要任务目标 ",宣称 " 复活冷战对苏策略 ",通过人力情报工作应对中国挑战。
在生物识别、量子通信等技术颠覆革新传统谍报工作的当下,CIA 仍执着于 " 策反政府官员 " 的陈旧剧本,既是对中国社会治理能力、政治体制机制的误判,也是对自身制度合法性的强行续命。
面对对华情报行动长期陷入的 " 投入产出严重失衡 " 恶性循环,在此次公开发布的视频中,CIA 极力对华释放 " 语言威慑 ",企图通过这种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的 " 表演式 " 招募,向国会证明每年 37 亿美元的对华情报预算未被浪费。
3 月 25 日,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发布了特朗普第二任期的首份评估报告,将包括中国、朝鲜、伊朗等在内的国家列为美国的 " 战略威胁 ",全文 33 页的篇幅中,近 11 页的内容都提到了中国。
在这篇报告中,美国反复渲染 " 中国威胁论 ",声称 " 中国是最有能力威胁美国全球利益的国家 ",认为中国正在全面威胁美国的世界霸权。
作为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的主要对手,CIA 企图通过公开表演重塑威慑力,通过戏剧化宣传中国塑造 " 战略对手 " 统一目标,通过系统性 " 危机公关 " 掩盖对华情报失能的战略焦虑。
不同于以往 " 捞钱跑路 "" 美色诱惑 " 简单剧本,此次 CIA 公开发布视频招募标志着美国对华情报战正在升级为全民认知战,正在从传统隐蔽行动转向公开网络渗透,从物质利诱升级为心理操控。
一方面,CIA 在视频中嵌入 " 技术教学 " 内容,向广大网民投放 " 诱惑包 ",企图将间谍行为拆解成可模仿的技术操作。
这种 " 广撒网 + 低门槛 " 的宣传策略,是 CIA 舆论认知战的全新手法,目的是将国家安全风险从专业领域扩散至互联网公共空间,使得普通网民在 " 模仿效应 " 作用和好奇心驱使下,触碰法律红线,给有关部门网络侦控增加难度。
另一方面,CIA 选取 " 晋升困境 "" 体制压抑 " 等中国网络敏感话题,捏造虚假叙事,消解国内民众对反腐成效和现行体制机制的认同。
这种 " 个别现象上升为制度批判 " 的虚假叙事,是 CIA 舆论认知战的全新手法,目的是制造社会猜疑链和价值混乱,动摇公众对中国政府的信任,形成战略消耗。
这种拙劣的伎俩早已被中国人民看穿,CIA 的 " 招安 " 视频,看似来势汹汹,实则是黔驴技穷的表现。
这场左手裁员、右手招募的闹剧又将朝怎样的方向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 ......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
新闻结尾 羽月希在哺乳期如何授乳才更科学?有没有什么实用的技巧?的相关文章